新聞詳情

說說再生資源行業關注的環評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8-10-29 11:39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規劃和建設項目基本都是需要做環境影響評價的(下文均簡稱環評),由于環保檢查的嚴格,有些企業被關停,許多做再生資源行業的人士都在問環評是什么?為什么要辦理?聽說要取消了?如何設置環保設施?環評不辦理會有什么后果,什么情況下環評手續是無效的……本文就針對客戶關注的問題展開詳細介紹,希望通過本文為客戶解疑答惑。

  首先來說下取消的問題:

  一年前,國務院發布《關于修改〈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決定》,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進行了修改,刪除了對環評單位的資質管理規定。近日,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在全國生態環境系統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視頻會議上講話時指出:取消“環評機構資質”“環保竣工驗收”等2項行政審批事項已經國務院常務會審議通過,待相關法律修改后實施。

  環評是什么呢?

  環境影響評價簡稱環評,是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通俗說就是分析項目建成投產后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并提出污染防治對策和措施。

  該做什么樣的環評?

  國家實行分類管理。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組織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以下統稱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1、可能造成重大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全面評價;

 2、可能造成輕度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或者專項評價;

 3、對環境影響很小、不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應當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如何設置建設合理的環保設施?

 1、物料儲存:固體粉狀物料要建設固定儲存場所,要求有頂棚、篷蓋、防風抑塵、進料出入有布簾等遮擋、噴淋設施。液體物料要有圍堰、有事故應急導流和事故應急池。無頂棚存放的要做好初期雨水的收集和處理。

 2、上料卸料:粉狀物料、揮發性物料要設置收集和處理裝置。收集裝置的面積、高度、風量要合理,確保有效收集和處置。

 3、生產工藝:要配備合理的處理設施。濕法脫硫不得使用單堿法;脫硝不得使用氧化法;VOCs使用活性炭吸附要定期更換,做好更換記錄、提供更換的活性炭發票,廢活性炭作為危險廢物處置。每臺機械加工設備要做好廢機油、廢潤滑油、廢乳化液的獨立收集裝置,避免灑落地面。

 4、做好三廢治理及產生的副產物、廢物的收集處置:

   <廢氣>:廢氣有組織排放源必須高于15m,并根據監測規范要求設置人工采樣孔,設置固定斜梯。濕法脫硫產生的石膏、干法脫硫的硫酸鹽要做好收集、存放處置,外協處置要有合同和臺帳。催化還原脫硝的催化劑要按照危險廢物暫存和轉移,接收單位要有危險廢物經營處置資質,要有處置協議和轉移聯單;除塵器收集粉塵要做好收集、存放處置,外協處置要有合同和臺帳。

  <廢水>:廢水不得直排外界環境,外排由污水處理廠處理的,要有污水管網,不得使用汽車運輸,要有污水處理協議。外排廢水必須達到相關標準。廢水處理產生的污泥廠內利用的做好利用臺帳;外協處置的,要做危險廢物辨識,屬于危險廢物的要按照危險廢物管理要求進行暫存、轉移和處置,接收單位要有危險廢物經營處置資質,要有處置協議和轉移聯單;屬于一般固廢的要做好收集,要有外協合同和臺帳。

  <一般固廢>:邊角料等一般固廢,要有固定場所存放,廠內可循環利用的,做好利用臺帳,外協處置的要提供外協合同,并做好臺帳記錄。

      <危險廢物>: 要設置獨立的暫存場所,暫存場所的容積要滿足危險廢物1年產生量的存放需求。暫存場所要密閉,要有異味收集和處置設施,要設置廢液導流溝,廢液要收集處置。

       <噪聲>:噪聲源要做好減震、隔音措施,車間可設置隔音窗,確保噪聲廠界達標。

 5、確保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行

   確保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行,污染防治設施發生故障,應立即向轄區內環境管理部門報告,并采取應急措施確保達標排放,無備用污染治理設施的,涉及的生產設施應立即停止生產。

 6、加強環保管理

   廠區生產車間、儲存車間必須進行硬化防滲,出入口設置緩坡等圍擋設施,地面沖洗水必須收集處理,不得隨意排放。生活廢水沒有配套污水管網的,要配套建設生活污水處理系統,達到相關標準后,方可用于廠內綠化。建立環保檔案,將環評手續、例行檢測報告、轉移臺帳等相關檔案材料整理成冊,便于環保例行檢查和抽查備查。

  企業不能獲得環評審批的幾種情況:1、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2、應進入園區的項目未進入園區;3、衛生防護距離不符合要求;4、治理設施不完善,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等等。

  什么情況環評手續無效?1、建設地點發生變化;2、生產工藝發生變化或增加了生產工藝;3、生產設施發生變化或增加了;4、產能擴大了;5、降低環評等級;6、越權審批等。

  不辦理環保手續的后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建設單位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重新報批或者報請重新審核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擅自開工建設的,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根據違法情節和危害后果,處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并可以責令恢復原狀;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
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換一張
*
提交
首頁                  產品介紹                  業務公告                  新聞中心
021-37605588 (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