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瑞陽化工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春明介紹, 中國是全球最大苯乙烯需求國,2017年需求量占全球總需求量的34%左右,表觀消費量達970萬~980萬噸。產能與需求不匹配,造就了苯乙烯的供應缺口。
“2017年,我國從美國進口的苯乙烯數量占總需求量的9.5%。加稅后,美國對我國苯乙烯的套利窗口關閉,將帶來一定程度的供應減少。但隨著行業的發展,我國苯乙烯自給率正逐步上升。2018年上半年,苯乙烯月均產量再創新高,達57.7萬噸;自給率亦有所突破,已達71.%。盡管從供需大格局來看仍存在一定缺口,但下游用戶對國產貨源的用量及依存度正逐步提升,甚至部分工廠合約用量出現一定富余。”王春明說。
據不完全統計,2018~2022年,我國計劃有711.2萬噸苯乙烯產能投入商業運營。依據現有調研數據,預計2019年底前后,我國苯乙烯市場有望實現自給。
新增產能釋放
進入8月份,苯乙烯新增產能釋放,更令行業對外依存度降低。如安徽昊源26萬噸/年苯乙烯新裝置8月中旬提負荷至8成,日產量達到600噸,產品外銷至華東、華北地區。
“近期苯乙烯生產廠開工率逐步提升,主流生產企業整體開工率維持在86%~87%的高位。大慶石化22.5萬噸/年裝置將在9月份重啟,屆時市場供應繼續增加,‘金九’市場將承壓運行。”吉林寶源化工貿易有限公司經理張旭說。
令貿易人士不看好苯乙烯9月市場的原因,還有港口庫存高企。截至8月22日,華東(江蘇)主庫區苯乙烯總庫存量已達8萬噸。此外,還有來自沙特的船貨等待卸貨。這在供應面上削弱了苯乙烯市場的上漲動能。
再從苯乙烯行業獲利情況看。據王春明介紹,7月份生產企業獲利空間在2000元左右。進入8月份,企業利潤收窄,但依然在1700元上下。由于獲利較豐,后市價格具備一定回調空間。
需求持續萎縮
需求面呈現持續萎縮態勢,也是業內對苯乙烯行情不看好的重要原因。
據張旭介紹,近期苯乙烯下游幾大用戶一度出現虧損,因此下游企業對苯乙烯的囤貨意向明顯下降,甚至有反賣原料的情況出現。
作為苯乙烯的重要下游,EPS市場近期低迷。下游建筑板材方面需求寥寥;電子電器行業正值傳統生產淡季,需求不佳;受貿易戰影響,外貿業務減少,泡沫包裝需求減少。受此影響,8月下旬EPS整體開工率降至48%,較中旬下滑4%。華東地區生產企業開工率更是下滑10%,降至33%。
PS和ABS需求也同樣不盡如人意。8月份部分大家電企業排產量縮減,中小企業亦出現減產或停車操作,導致生產企業直銷貨源減量,貿易商出貨不暢,場內貨源有所累積,部分原料庫存偏高位。
另一下游不飽和樹脂雖面臨傳統旺季,但市場缺乏看漲前景。“華東局部地區限產,排污不達標會被要求降負或限產;北方繼續擴大環保檢查范圍,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汾渭平原11城市被納入,此外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將于9月在北京召開。綜合以上因素,樹脂及其終端玻璃鋼、石英石材等產業繼續遭遇利空,市場運行向好的可能性較小。”王春明說。
綜上所述,苯乙烯市場供應增加、需求大幅減少,雖有進口量減少的利好提振,但利空仍占據主導,“金九”行情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