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鋼鐵行業利潤上漲89.7%,背后原因究竟是?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18-07-25 13:29 7月以來,國內33家上市鋼企已有19家發布今年上半年業績預告,總計盈利約243.77-254.47億元,是2017年同期的近三倍。其中,18家預增,僅中原特鋼一家預計業績減虧。 24日,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黃利斌表示,上半年,原材料工業持續好轉,鋼鐵去產能深入實施,防止“地條鋼”死灰復燃,合規先進產能有序釋放,上半年增加值增長4.1%,同比加快1.2個百分點;前5個月實現利潤增長43.8%,其中鋼鐵、建材行業利潤分別增長89.7%、45.5%;二季度鋼鐵行業產能利用率達到78.5%,同比提高2.8個百分點。 部分鋼企業績報告 華菱鋼鐵: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41.8億元至43.8億元,同比增長252%至269%。 柳鋼集團:預計今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5.65億—18.51億,同比增長395%—467%。 重慶鋼鐵: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7.6億元,同比扭虧為盈。該公司上年同期虧損9.98億元。 鞍鋼股份:預計上半年共實現凈利潤34.92億元,同比增長91.55%。 安陽鋼鐵: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9億到10.5億元,同比增長3142%到3682%。 三年前(2015年),在A股上市的31家鋼鐵企業曾出現全行業虧損,虧損總額超195億。已成歷史的武鋼股份,該年虧損超75億,成為當年A股的虧損王。 短短三年時間,鋼鐵企業就從巨額虧損的泥潭中走了出來,并實現了創紀錄的盈利,這期間究竟經歷了什么? 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鋼價上漲 隨著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的深入推進,鋼鐵行業供需總體平衡、效益穩定提高、結構不斷優化,鋼價穩步上升,鋼鐵企業業績向好。鋼材市場價格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上漲,鋼鐵企業效益明顯提升。 據國家發改委數據,2018年5月,中國鋼材價格綜合指數為114.78,與上年同期相比,漲幅達19.63%。 鋼鐵行業去產能的推進速度已遠超預期。 2016年和2017年,鋼鐵去產能分別達6500萬噸和5000萬噸,兩年時間去掉的鋼鐵產能高達1.15億噸。 此外,在地條鋼產能方面,政府共計關停了600多家地條鋼企業,去掉近1.4億噸產能。 鋼鐵行業的鐵腕去產能,不僅使得鋼價企穩回升,還使得該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得到大幅提升。據天風證券研報,2017年中國鋼鐵行業產能利用率達84.7%。而在2015年時,這一數字僅為66.99%。 從業人員數三年減少近140萬 2016年,武鋼青山本部將逐漸減少產量,8萬人中未來只能有3萬人煉鐵、煉鋼,武鋼集團將裁員4萬—5萬人。 據工信部數據,2013年,中國鋼鐵行業從業人員達到歷史高點,從業人數高達421.68萬人。此后,一路下滑,到2015年時,這一數字為362.7萬人。 截至2018年5月,鋼鐵行業從業人員數為226.8萬人,與2015年底相比,減少了135.9萬人。 債轉股,債權人買單 不只是鋼鐵企業本身在承受壓力,鋼鐵行業的相關債權方也受到波及。 以重慶鋼鐵的債轉股為例,2017年,連續兩年巨額虧損的重慶鋼鐵陷入資不抵債的困境,隨后,公司進行了破產重組。 重慶鋼鐵以債轉股的形式清償債務。到2017年底,公司共收到1400多家債權人申報的債權,債權金額約350億。重慶鋼鐵將350億債權分為有財產擔保債權、職工債權及普通債權,其中,有財產擔保債權以擔保財產變現優先受償,剩余部分轉為普通債權,職工債權則全額清償,普通債權以債轉股方式償還。 長江證券研報稱,鋼鐵行業業績向好,除了去產能導致的供給端變化外,三四線棚改貨幣化導致的地產投資超預期,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鋼鐵下游需求中約55%分布在建筑類。而當下,棚改貨幣化的政策正悄然收緊;在此背景下,鋼鐵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或將遭受一定的考驗。 報名留言 報名留言 副標題 報名留言看樣項目名稱 * 企業名稱 * 聯系人 * 手機 * 電子郵件地址(無的,填 1@1.cn) * 其他 驗證碼 * 提交 |